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

重思民间传说之一

妈妈喜欢讲的一个民间故事说,某人娶了后妻,后妻不喜前妻的孩子,于是每天吃饭时,只给前妻的孩子喝米粥的上层。过去北方农村日常的餐食以煮各种杂粮粥为主,例如小米稀饭,玉米糊糊等。这些饭的上层是比较稀薄的汤,下层是沉淀下来的小米或者玉米颗粒。因为上层比较稀薄,所以,后妻的想法是给前妻的孩子喝稀的,自己的孩子吃稠的。没想到,经过一个冬天后,前妻的孩子反而变的壮实,脸膛红红的,自己的孩子反而变的羸弱,小脸黄黄的。百思不得其解。然后,妈妈就会揭开谜底,原来上层的饭虽然稀,但是,饱含了小米或者玉米渗出的“油”,或者叫“营养”,而下层的稠饭实际都是些渣子,没有什么营养了。

我在小时候,听了这个故事,也会和大家一起讥笑那个后妻,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但是,现在,过了几十年后,我仔细思考这个笑话,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。促使我重新思考这个故事的原因是,我的两个不到两岁的外甥到北京看病,住在我家。他们的饭都是妈妈给准备,每天就以杂粮粥为主,妈妈说,咱们的粗茶淡饭最有营养。

我想,一方面,这是因为现在的各种各样的伪劣食品太多,妈妈被超市的食品吓怕了。

二者,超市的食品在妈妈看来,都比较贵(妈妈已经退休了好多年,只能拿有限的退休金养活自己,而且经过这几年的金融危机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,妈妈极为坚定的认为只有手里持有现金,才能保护自己。她无法相信政府(因为政府把国有企业像妈妈这样的老员工都赶走了,而且没有任何补偿),无法相信市场(因为所谓的市场把她的股票和基金都吞噬了,如果被伪劣食品伤害也不会得到任何补偿),无法相信亲友(因为亲友也大都在农村,生活窘困;而且宗族势力被毛泽东摧毁,传统社会的互济方式被现代经济摧毁))。

第三个原因,我想,可能妈妈真的相信这个故事。

我和妻子看到两个外甥在洗澡时候,简直瘦的是皮包骨头。妻子说,就像电视上的非洲难民的孩子。我们商量后,劝说妹妹和妈妈给孩子吃更多的肉,亨氏营养罐头,这些都是从超市买来的。经过3个星期后,爸爸和妈妈感觉孩子的脸明显胖了。称了一下体重,好像也增加了1-2斤。

经过这个经历,我想妈妈所说的传说故事更有可能是,过去的贫苦百姓囿于经济困境,无法给自己及家人提供较好的食品,为了说服自己能把稀薄的粥当做有营养的食品吃下去,就编了这个喻世故事。

其实,仔细想想,就算杂粮在煮的过程中会将一部分营养物质释放到汤中间去,又能释放多少呢?应该是,大部分的营养还在食物原料中,所以,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固体物比汤含有更多的营养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